——記新余礦業(yè)公司天河煤礦劉林生班組
我們的夢:“希望平平安安的,以誠實的勞動,做強企業(yè),富裕家庭,快樂自己。”
在滂沱大雨中,乘坐礦內自用班車搖搖晃晃了幾公里,進到了天河煤礦三分礦。在倚山而建的一座平房的辦公室里,見識到了臉上笑容可掬,眼神里透著堅毅的劉林生和他班組中的部分工友們。這些人大多數(shù)來自鄰縣永新的農村家庭。雖然他們進礦時間有長短,但現(xiàn)在生活上同住一排板房,工作上同在一個班組,已經結成了一個堅強有力的團隊,在三分礦的安全生產線上正擔當著重任。一份耕耘,一份收獲。2011年、2012年連續(xù)兩年被評為新余礦業(yè)公司“工人先鋒號”班組。2013年江西省總工會授予其“工人先鋒號”班組榮譽稱號。
這個班組共有25個人,平均年齡為39歲,正是身強體壯,力可斗牛的青壯年,能吃苦、不怕累,堪當重任。班組內有五個人具有高中文化學歷,學技術、搞攻關,有一定的文化基礎,也能當重任。2012年11月,天河煤礦實施科技興礦戰(zhàn)略,從天津引進滑移并聯(lián)頂梁液壓支架,淘汰單體支柱配π型梁放頂煤開采方法。此為新的采煤工藝,誰也沒有經驗,雖然廠家來人指導,但面對這一個個龐然大物,著實難倒了一堆“炭牯佬”。礦部決定在三分礦進行工藝改革試點,任務就落在了幾個采煤班組。作為“兵頭將尾”的班組長之一,劉林生很是體諒區(qū)隊的難處,毅然接受了這個連自己也沒有多大把握的任務。他與幾個骨干一合計,就把這一堆堆笨重的“鐵家伙”抬上了工作面。在廠家技術人員的指導和區(qū)隊干部的跟班帶領下,看著圖紙琢磨,照著圖紙安裝,一個班干滿八個小時居然裝好了一組。其他采煤班組如法炮制,共同努力,最終使三分礦的采煤工藝改革試點取得了成功。在隨后的使用過程中,他們邊生產邊調整,從生疏到熟練,很快就掌握了這種新工藝。在往后的四五個月時間里,他們班組每個班的工效均穩(wěn)定在三到五組,推進度3-5米,最先感受到了滑移支架回煤快、工效高、安全穩(wěn)定的優(yōu)勢,也吸引了礦內和礦外的同行前來互動,使之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。
在井下僅5米寬的復采區(qū)內生產過程中,經常遇到老塘里的老木、舊鐵軌、棄煤桶,甚至爛煤斗,使得滑移支架的移動推進異常困難。采區(qū)就是這樣的天生不足,他們沒有怨天憂人,而是見招拆招,能調整就調整,能移開就移開,實在不行就把那些“攔路虎”拔掉、挖出。就是碰到這樣的困難,他們的工效也都穩(wěn)定在平均工效附近。若逢農忙時節(jié),劉班長總要先摸清楚收割期的情況,早熟的就早安排,晚熟的就晚回去,合理進行調休。即使當班少了一兩個人,在班的工友就多出點力,晚一點出班,也要將工效補上來。所以他們班組月月工效較為平穩(wěn),且是本區(qū)隊采煤班組中最高的。
劉班長又是一個很細心的人、重感情的人,深深地懂得大家都鄉(xiāng)里鄉(xiāng)親,每一個人的身后都有一個美滿的家庭,因此對安全工作更是一絲不茍。他開進班會,學規(guī)程、學措施,講重點、講原則,問情緒、問能力,沒有一招虛功。他一進工作面,敲幫問頂,四處查看,做好安全確定不漏點滴。在井下用完班中餐后,工友們可以在安全處休息一會兒,劉班長卻要到他不在場的頭面上去巡查,對查出問題必定是手把手地教會他們按章操作,直至達到標準。若要是誰的工程質量未達標,可能影響工效,甚至危及安全,他就會毫不留情地嚴厲批評,該扣工分的誰也難逃。他在班組內憑著一身正氣,派班公平,管理嚴格,賞罰分明,處處以身作則,工友們無一不心悅誠服。正是在他人格魅力感召之下和鐵紀銅律的管理之下,安全上實現(xiàn)連續(xù)三年無輕傷以上事故,連續(xù)五年無“三違”現(xiàn)象,成就了一個安全班組、和諧班組。
在結束采訪時,也以當下最時髦的一個問題,問道:現(xiàn)在大家都在談中國夢,我的夢,你們的夢是什么?他們笑而作答,大意如文前的那段話。
微信公眾號